基督徒希望的主題論述基督徒希望的團體性和教會性

教宗方濟各2月8日週三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主持公開接見活動。當天,他依著基督徒希望的主題論述基督徒希望的團體性和教會性。

我們社會中的弱小者教導我們如何保持希望,因為“任何人”都無法在這個領域“自學成才”。教宗延續《聖保祿致得撒洛尼前書》的思想,指出希望若要得到滋養,就不可缺少一個“身體”,“天然的家園”,即教會。教宗表示,基督徒的希望不僅涉及私人或個體的層面,也具有“團體性、教會性”,需要教會內不同“肢體”相互支持、相互鼓勵。我們若有望德,那是因為“我們眾多弟兄姐妹”為我們保持了希望。

教宗說:“在這些人當中,幼小、貧困、平凡和處於邊緣的人尤其突出。的確如此,因為那些把自己封閉在享樂中的人不懂得何為希望,他們只希望自己享福,但這不是希望,而是相對的安全感。那些把自己封閉在自我滿足的人,那些自我感覺一切都好的人,也不懂得何為希望。反之,那些每日經受考驗、顛沛流離和明認自身限度的人,才是擁有希望的人。”

教宗最後談到“生命的氣息”、希望之神——聖神,指出我們若不呼求聖神,“就無法保持希望”。教宗說:“相信有多難,希望也有多難。希望甚至比相信更難。然而,當聖神居住在我們心中時,祂會叫我們懂得不必害怕,上主就在身邊保護我們;聖神將以永恆的五旬節塑造我們的團體,使之成為人類大家庭希望的活標記。”

(©梵蒂岡電台訊)